新華社杭州4月13日電 題:安康中國若何邁向“優質平衡”新階段?——聚焦2025全國深化醫改經歷推行會
新華社記者李恒、黃筱
“以前看年夜病要跑省會,此刻縣病院就能做心臟手術,醫保報銷比例還高了。”浙江安吉縣余村村平易近陳師長教師的感歎,折射出我國深化醫改獲得的明顯成效。
4月12日至13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的2025全國深化醫改經歷推行會暨中國衛生成長會議上,多名業內專家聚焦醫改話題,共話若何讓安康中國扶植邁向“優質平衡”新階段。
強下層:縣域醫療托起“家門口看病”
推進“年夜病沉痾在本省就能處理,普通的病在市縣處理,頭疼腦熱在鄉鎮、村里處理”,是深化醫改的主要目的。
扶植13個國度醫學中間、125個國度區域醫療中間、114個省級區域醫療中間……近年來,我國經由過程晉陞下層醫療辦事才能等舉動,推進優質醫療資本擴容下沉。
若何讓分級診療系統慢慢落地?安徽省蕪湖市經由過程樹立轉診病種白名單、全周期辦事治理、反向轉診綠色通道等軌制,2024年下層醫療機構診療量占比晉陞至65%;重慶市樹立“醫學記憶、醫學查驗、心電診斷、病理診斷”資本共享中間,下層檢討后及時上傳成果、區縣級病院及時出具診斷陳述……
重慶市衛生安康委副主任潘建波先容,今朝全市已完成醫學查驗、醫學記憶、心電診斷三年夜長途診療中間區縣全籠罩,辦事群眾600余萬人次,100余名急性心梗下層患者獲得實時診斷救治。
“下一個步驟將以下層為重點推進‘四個延長’,即進一個步驟推進優質醫療資本向中西部、西南地域延長,向省域內助口較多城市延長;進一個步驟推進城市優質醫療資本向縣級病院延長;進一個步驟推進下級醫療資本向城鄉下層延長;進一個步驟推進必定區域內醫療衛生辦事相互延長。”國度衛生安康委體系體例改造司司長楊樹立表現,應用信息化智能化手腕,在優質醫療資本提質擴容增能、晉陞科技巧力、豐盛醫治手腕等方面連續發力,出力加強群眾改造取得感和體驗感。
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病院改造,成為推進醫療辦事系統高東西的品質成長的要害。楊樹立表現,將進一個步驟健全保護公益性、調動包養網積極性、保證可連續的公立病院運轉機制,優化薪酬構造,慢慢進步醫務職員固定支出占比,讓公立病院真正回回公益屬性。
減累贅:多元保證破解“看病貴”
數據顯示,我國居平易近小我衛生收入占衛生總所需支出比例由2012年的34.34%降落到2022年的26.89%,但部門患者仍包養網比擬反應“看病貴”。
“今朝已領導70%以上的兼顧地域樹立完美醫保基金預支機制。”國度醫保局醫藥辦事治理司司長黃心宇先容,近年來,國度醫療保證局高度器重推行三明醫改經歷,連續展開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優化完美醫保目次靜態調劑機制,深化醫保付出方法改造,健全醫療辦事價錢調劑機制,強化醫保基金監管,規范醫保基金結算治理等。
加重群眾就醫用藥累贅,多元保證機制若何進一個步驟完美?
在江西省鷹潭市,本地積極摸索立異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形式,不竭拓展渠道、優化流程,打破傳統醫藥采購壁壘。江西省鷹潭市衛生安康委有關擔任人先容,本地啟動兩批次合計3393個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均勻降幅28.04%。
浙江省連續深化“浙里惠平易近保”改造,2022年“浙里惠平易近保”為本地75.5萬名投保職員供給33.34億元理賠報銷,加重特困、低保等艱苦人群醫療累贅到達17.03%。
浙江省衛生安康委有關擔任人表現,下一個步驟將保持惠平易近導向,連續優化參保構造、擴展保證范圍,推進基礎醫保與貿易安康保險互補連接,讓更多群眾享用到優質普惠的安康保證。
促立異:“供好藥”“用好藥”加快推動
從“有沒有”到“好欠好”,醫藥立異正讓患者用上更平安、更精準的藥品。
近年來,國度藥監局支撐立異藥械研發上市,對重點種類樹立“提早參與、一企一策、全部旅程領導、研審聯動”機制,優化入口藥品境內生孩子審批流程,搭建高端醫療設備立異一起配合平臺。截至今朝,已發布357個藥品和494個醫療器械審評技巧領導準繩,212個立異藥品和1467個化學仿制藥種類經由過程和視同經由過程分歧性評價。
若何進一個步驟推進立異藥械加快惠及患者?江蘇省樹立立異藥械辦事專班,領導立異藥品注冊申報,開辟立異藥品檢討綠色通道;北京市施展國度醫療包養器械技巧審評機構北京辦事站、北京藥品醫療器械立異辦事站感化,拓寬審評交通渠道,延長藥品入口查驗時光……
在東西的品質監管方面,國度藥監局對國度集中采購中選藥械履行生孩子企業監視檢討和中選種類監視抽檢兩個100%全籠罩。2024年抽檢藥品2萬余批次,及格率達99.4%。
國度藥監局藥品監管司綜合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劉曉剛表現,下一個步驟將加年夜對醫藥研發立異支撐,多措并舉增進西醫藥傳承立異成長,強化藥品全性命周期監管,全方位全鏈條保證藥品德量平安,推動藥品監管系統和監管才能古代化。
據清楚,實行安康優先發包養展計謀,健全公共衛生系統,推進醫藥科技立異,完美西醫藥傳承立異成長機制等,也將是下一包養階段深化醫改的主要內在的事務。